ENGLISH
详细页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化综合 > 职工创作

家乡文庙历史的一页
作者: 牛牛编辑:

我的家乡犍为,是一座三国时期就有的古县城,城边岷江河畔,有一座文庙,规模居全国第四,四川第一,距今已有600年历史。

自古以来,文庙又称为学宫,有“庙学合一”之说。因为这里不仅是祭奠孔子的场所,同时也是学习的地方。不过,新中国建立后,文庙就成为了纯粹的“学宫”——犍为一中。我曾在这里度过了上千个日日夜夜。去年,这座古文庙经修葺后,迎来了它生命中又一个春天。

用一个游览者的眼光来看,犍为文庙规模浩大,气势雄伟,整体结构完美,建筑艺术高超,堪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然而,当我步入这座文庙时,面对着那被岁月的长河冲淡得疏远而陌生的殿宇、泮池(俗称月儿塘)、灵星门、万仞宫墙、奎阁(俗称魁星楼)……,却忽如一阵轻风卷过,将我人生的日历往回翻过去了40年……

上初中二年级时,我从成都转学到了犍为一中。刚跨进校门,就被眼前高大巍峨、气势恢弘如宫殿一般的殿宇所震撼,一股神圣之感从心中油然而生!

点击查看大图这座殿宇叫大成门,很奇特的是它那绿色的琉璃屋顶上还建有一座精美的三重檐牌楼。据说,这样的楼上楼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。这座门楼当年被间隔为了两层,楼上若干间小屋是教师宿舍,楼下若干间大屋是教研室。我母亲曾在此任教,我们住在楼上的某一间小屋里。那会儿的人们绝对不可能有什么隐私,东家有人咳嗽,西家也听得清清楚楚。你若炖了排骨汤,那弥漫的香味满楼都能分享。有天晚上,我与母亲躺在床上闲聊,我讲有个农村同学骂人很奇怪。谁和他吵架,他就骂别人为“花苞谷”,我奇怪“花包谷”与骂人有什么关联呀?去问其他同学,才知道竟然是“杂种”的意思。与我家一板之隔的一位老师听我说得有趣,忍不住哈哈大笑,惊得我马上闭了口。

校园内最美的地方是泮池,它总是只有半池水,不枯不涨。我在大成门楼上的家中,推开窗便可望见池中灵星门、魁星楼倒影憧憧,景致十分美好,古人赞其为“玉笔点丹池”。月儿塘除了有满塘荷花水藻,周围还挤挤挨挨排着一圈姿态十分婀娜的拐柳,如一群妙龄少女,时常手牵着手,随着微风的韵律舞蹈。

那个年代学校提倡同学之间开展谈心活动,互相帮助。因此,拐柳树荫下,常有同学们三三两两的身影。那些年轻活泼的生命,为这雅致的景色又抹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。

月儿塘往南就是牌坊式的灵星门,再往南就到文庙的南墙根了。这段南墙叫万仞宫墙。取意于《论语》“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不见百官之富”。文庙的两道门开在这段墙的两侧。“万仞宫墙”四个石刻大字嵌在墙外的一面。墙外杂草丛生,石刻大字几乎被完全遮掩,因此很少引人注意。而我关于这堵墙的记忆,恰恰缘于这四个大字。

我那时字写得很烂,经常被语文老师形容为“鬼画桃符”。有一次,语文老师带了我们几个同学去墙外,拨开草丛寻见了墙上四个苍劲的石刻大字——“万-仞-宫-墙”。老师问我们这字写得好不好,我们异口同声回答:“好!”接着,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段故事。

点击查看大图据说当年修此墙时,全县竟然找不出一人能写好这近两米见方的大字。有人推荐一个在押死囚犯来写,此人名叫彭山。他先要了一大斗碗酒,一饮而尽,然后双手握起特制的巨毫,四个大字一挥而就。可县太爷一看,宫字上怎么少了一点呢?彭山机智地回答:“我将无头,宫焉有头?”于是,县太爷当即宣布免他一死。彭山便随手取下差役头上毡帽,饱蘸墨汁,隔着几丈扔向写好的字幅,只听得“叭”的一声,不偏不倚,刚好落在宫字上面,成了宫字头上的一点。

“啊,原来字写得好还可以救命,我们也要把字写好!”同学们十分感慨。

现在回忆,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很善于灵活施教的呢!

万刃宫墙斜对面是魁星楼,它是一座三层的八角亭楼,碧瓦飞檐,风铃叮当,底楼有魁星神像。据说魁星是福佑人们学业成功的神。据县志记载,建魁星楼前,犍为二十年间乡榜寂然。而此楼落成后,当年便四人中举,次年又出了一个进士。

不过,我记忆中的魁星楼外观十分破败,摇摇欲坠。屋顶瓦沟里一丛丛杂草,破裂的墙缝中还钻出了小树。更惨不忍睹的是它的内部:三楼上堆着烂柴禾,二楼上堆着化肥,最不堪的算一楼——魁星的“主卧室”了,竟然作了猪圈,又脏又臭,来来往往的人们都掩鼻匆匆而过。那时的魁星楼,真说得上是完完全全地斯文扫地!如今它还能重新焕发出光彩,也算是奇迹吧。

其实,没有魁星的照耀,犍为一中,这所文庙里的学校,仍然出过不少人才。半个世纪里,升入清华、北大等一流大学的大有人在,目前留在了海外发达国家的“精英”也不在少数。另外还有成为官员的,成为企业家……我的母校以他们为荣,在校庆五十周年时,校方将这些校友奉为上客、嘉宾。

然而,在我的眼中,每一个校友,无论他在什么行业,什么岗位;有没有一官半职,钱包是鼓还是瘪,大家都是平等的。也许离开学校后,他们只是一名工人,或一个农夫,但他们才是校友的大多数。他们同样是母校的骄傲!

1997年,犍为一中迁出文庙。但它作为特殊的一页,已深深地镌刻于家乡文庙的历史长卷中,直至永远,永远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
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© 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5959号-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007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