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
详细页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化综合 > 职工创作

乙脑凶险 注意预防
作者: 徐文端编辑:

近期,山西省运城市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63例,其中死亡19人,病情危重11例,治愈出院6例。

  乙脑,即乙型脑炎,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临床上以高烧、头痛、呕吐、昏迷、抽搐为主要表现,在我国流行季节主要是七、八、九三个月。

  当人被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后,病毒即侵入机体,潜伏期为10—15天。在潜伏期内病毒进入血液内繁殖,但大多数人在感染病毒后并不发病,血液中抗体增高,称为隐性感染。仅在极少数免疫力低下的人中,病毒会通过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,并在其中繁殖,引起凶险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而发病。

  起初,病人突然发烧,并有头痛、呕吐、颈部发硬等症状。大约3至4天后,病情进入急性期,症状进一步加重,出现持续高烧,体温可达40℃至41℃,喷射状呕吐,频频抽搐,神志昏迷,甚至呼吸衰竭。在以前,此期病人死亡率可达20%——50%,今天的医疗条件虽然有了很大进步,但仍会有约10%的重症病人因脑水肿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。度过急性期后,患者的体温逐日下降,各种症状逐渐好转,但会留有神志迟钝、语言障碍、痴呆、瘫痪等症状。这些症状经过积极治疗,多数病人能在半年内恢复,但仍有部分病人最终会遗留下语言障碍、瘫痪、精神失常等后遗症。

  由于乙脑来势凶险,后果极为严重,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,再加上气温湿热,适合蚊虫繁殖,因此更应该加强对乙脑的预防。

首先,要加强易感人群乙脑疫苗的接种工作。防控乙脑最根本的措施是增加免疫覆盖,做到及时免疫和全程免疫。接种时间为乙脑流行前一个月,接种对象主要为12岁以下的儿童,但在流动人口多的疫区要扩大接种范围。从非疫区进入疫区的成人亦要接种,以使易感人群得到有效的保护。注射疫苗后,80——90%的人在注射2至3周后即可产生抵抗力,保护期为一年。目前用于免疫接种的乙脑疫苗主要有两种: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。

  其二,管理好家禽家畜。因为猪、马、驴、牛、羊、鸡、鸭等畜禽都可以成为乙脑病毒的储存宿主。当蚊虫叮咬带乙脑病毒的畜禽后再叮咬人,就会将乙脑病毒传染给人。在流行区,猪的感染率最高,感染后血液中的病毒含量最多且持续时间长,对乙脑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。所以要重视猪、马、牛、羊圈和鸡、鸭窝的灭蚊。一旦发现猪患此病,立即隔离屠宰,以控制传染源。

三是清除积水,填平洼地,消灭蚊虫的滋生地,消灭传播媒介。要大力开展灭蚊防蚊活动,如:家庭中安装纱门纱窗;应用各种驱蚊器具和药物灭蚊;外出时在暴露的皮肤上涂以驱蚊剂等。同时,还要积极锻炼身体,提高身体抗病力。

乙脑的早期信号有突然高烧、剧烈头痛、喷射状呕吐。在流行季节一旦发现可疑病人,要及早送医院,争取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
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© 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5959号-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0079号